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水平——透析降低成本的3个方法
YRQYCKYY 发表于:2021-1-13 19:32: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773
出售点子
针对人群: 需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的企业
点子类型: 经营点子
点子售价: 8



降低成本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则,任何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要不断的发展壮大,就必须有自己的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就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成本?

成本是企业理财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真正理解成本的内涵,才能驾驭成本这个理财利器。

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概念,它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开支,一般可以在财务账目中反映出来,因而也称为历史成本,我们通常所说的成本一般就是指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最具有闪光点的见解之一,是指当它投入到某一用途后就必然丧失了作为其他用途的收益,这就是将它投入该用途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往往只能反映过去,不能说明将来,而且往往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经营中的实际代价。机会成本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有限的资源用于某种经营活动的代价,从而迫使企业的决策者们比较合理地运用企业资源,在作经营决策时机会成本十分有用。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为了进行成本降低和成本控制并取得成效,我们就必须进行权责划分,把一定的成本项目交由一定的部门或个人去负责。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划分,对于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当评价部门工作绩效时尤为重要。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凡成本发生金额和产量无关,而在一定期间内保持一定固定金额的,叫做固定成本;凡成本发生金额是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而且呈同比例变化的,叫做变动成本。

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外还有一种半变动成本,它是随产量的增减而增减,但不同比例变化的,叫做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



成本降低原则

1.全面介入的原则

全面介入的原则是指成本管理的全部、全员、全过程的管理。全部是对企业经营中的全部成本加以管理,全员是要发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广大员工树立成本意识,参与成本管理活动,并付诸于行动,全过程是对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过程进行管理,并反馈管理效果,借以发现问题。

2.例外管理原则

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上,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到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并进行信息反馈,才能抓住突出的、显著的问题,解决关键问题,使成本目标的实现有可靠的保证。

3.经济效益的原则

加强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节约,也就是科技进步的内涵式成本降低。不仅重视成本绝对数的降低,还应分析产品质量、产品产量的提高,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要把握产品数量、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主要措施

1.划分责任主体

应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职能部门、各类人员的职权范围,划分不同层次责任主体。对企业各二级生产单位(分厂、车间)进行合理划分,没有产品产出的辅助生产部门设置为费用中心,进行在产品、产成品产出的生产部门设置为成本中心。

2.制定成本管理标准

标准成本控制法是对原材料、各种费用消耗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生产耗费确定定额,对产品成本进行管理。预算控制法是企业制定年度成本预算,作为成本管理标准。

3.落实成本管理责任

落实管理责任,应遵循的原则是:责任者应知道他发生了什么耗费、责任者有办法计量其耗费、责任者当发现耗费偏离计划时有办法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只能如此才能把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4.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首先,产品成本的形成,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每位员工都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积极主动地参加成本管理。

其次,影响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即有技术因素也有管理因素。凡是不利于成本降低的因素都要严格控制。

其三,产品成本的形成,是从研制开始,经过生产准备、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过程,因此成本管理应贯穿于全过程。



成本管理,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常遇到的有选择减少开支项目不当、缺少职工的合作与参与,或者对执行减少开支的计划缺乏动力。

发现不当之处的方法:详细了解支出, 对票据进行跟踪检查,发现漏洞,查找原因。取消陈旧的办事程序,全体员工共同寻求成本降低的办法。经常把目标和成果对比,发现差距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纠正。



工作流程

1.企业建设前的成本预测

企业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时,要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事前成本预测管理是在建厂、老产品改造、新产品开发等环节,进行成本预测优选,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支出做出预测,以便有效地控制各种耗费。

2.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预测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预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目标成本预测、定额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是为实现未来一定时期的目标利润所规划的企业成本水平。这是企业一定时期在成本管理方面所建立的奋斗目标,反映了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愿望。它是在全面综合分析企业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成本的期望值。目标成本可以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到各成本中心,作为降低成本的努力方向。

定额成本是对某一产品设计方案或在采取某项技术改造措施后,按产品生产的各种现行消耗定额和当期正常费用预算编制的成本限额,定额成本的预测是编制成本预算的基础。

3.事中成本管理

事前成本预测形成的目标成本,要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工段班组乃至个人,以及采购部门等责任中心,促使它们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实际成本尽可能低于目标成本。

相对于事前成本管理来说,事中成本管理所降低的成本是小头,但和过去孤立地进行制造成本管理已大不一样,一是克服了没有目标的随意性,二是对事前成本差异(大头)的实现,起到保证作用,因此事中成本管理在整个成本管理体系中成为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建立生产费用周报制度,是改变传统核算以月度为期间的方法,月终结转后,各生产单位的成本完成情况已成定局,建立生产费用周报制度,以各成本中心为单位,对上周出现的费用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纠正。建立生产费用周报制度,要求材料领用、各种费用的计量都以周为单位,要增加一些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建立这种制度的初期会有一定难度,但习惯以后就会出现效益。



可控费用目标管理是指降低成本主要是降低可控费用。可以通过班组核算或者个人账户, 对费用进行分解,尽可能的划小费用责任单位,与目标考核、个人工资报酬相挂钩,调动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费用超标要坚持成本否决制。通过周报反映的成本上升苗头,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3.事后成本管理

期末可将实际成本的构成区分为社会平均成本、事前成本控制差异、事中成本控制差异、事后成本差异几部分,详细分析事前、事中各责任中心所取得业绩的原因,反馈控制未来,就划清了各责任中心的权责界限,达到用尽量少的生产耗费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

当期的成本超支已无法挽回,事后成本管理的意义应当是下一个成本降低循环的起点,不至于犯相同的错误,并找出更优的成本管理方法,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



主要方法

1.建立标准成本和目标成本制度

为了对成本加以控制,在成本管理中,采用标准成本方法是一个有效途径。在标准成本中,基本上排除了不应该发生的“浪费”,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当完成的成本标准。标准成本要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要求,主要用于衡量产品制造过程的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

2.做好责任成本管理

责任成本是以各责任中心为归集对象,将各责任中心为生产各种产品所发生的料、工、费加在一起,就构成责任成本。

根据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应建立责任成本核算体系,以保护责任成本管理的顺利进行。其中包括对责任中心的明确划分和根据责任成本计算的要求搞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定员定额、质量检测、原始记录、内部结算价格制订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

3.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考核奖惩制度是实现成本优势的重要因素,它依据成本预算标准,对各成本中心也就是成本的责任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进行奖励,任务完成较差的单位进行处罚,以维持长期有效地成本优势。

企业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首先依据成本中心责任成本预算,确保各生产单位责任成本不超过预算;对生产单位的成本进行考核,应通过各成本中心的实际成本业绩与责任成本预算进行对比,并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保证企业成本的降低。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